動勢與靜觀─水彩繪畫的動勢空間表現之研究

指導教授 

做為一位藝術創作者馮金葉,她要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立場,是從經年累月的考慮、思維,期求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確立的定位。那是對心靈中所要求的一份真實、自然和追求高度的人性本質。從藝術、哲理的體認、承傳、學習,使藝術得以精練、提昇,不因時代的轉變而急劇趨時,務求誠實的風格。那是畫家要以歷史文化為借鏡、權衡,並找出堅持的方向,以達到蘊含藝術生命、活潑空間、和諧感動的人生與動靜皆宜的藝術生命變化。

「動勢與靜觀─水彩繪畫的動勢空間表現之研究」是研究所準畢業生馮金葉提出的創作論文題目,雖然考核是以繪畫創作為基準,但論文仍是其中部分的考量。對她來說,論文「製作」並不那麼輕鬆,努力以赴是必然的。她非常了解深情屬意研究的是透明性水彩畫,是一般嚮往者認為可以輕鬆掌握與發展的西畫素材,而委以簡單任務,使傾向描寫自然界現象、優美雅緻的色彩、氣氛感受,屬於客觀描摹、寫實、印象主義等類型的範疇加以高成效發揮。若投入現代繪畫派別的強勢發展要求,則有待對時代精神高度迴響,深層意識啟發之後,水彩畫始有新生的機會與建構,並形成新的精神與形式。馮金葉對水彩畫的耕耘不畏艱辛,她欣賞也佩服有如雲天水色,輕姿曼舞的傳統水彩風味。但在她心中很早便有著一把尺,既同意運用三度空間的視覺之美方式,且更愛的是情感與理性兼備,重視繪畫思想的提煉,在生活與理論間相互平衡。深入中西哲學的探討,以期增強自己的表現,把握真誠的自我,了解宇宙萬象及自然生息秩序的道理。在逐漸領悟中將理念轉化在繪畫的平面上,營造有趣的畫面構成與畫面空間,追求律動結構所產生理性與感性的變化與張力。而在創作空間上以水彩物料、技巧、寧靜的心情、靈敏的手、畫筆真誠表現。精神上是涵詠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繪畫觀念中的虛實、佈白空靈之美,以充實本階段個人繪畫創作中尋求的動勢空間意象的表現方式與成效。

水彩畫發源自歐洲國家,改革成就於英國,以致散佈至世界各地。水彩藝術得以日漸昌盛,創作與相關思想、畫論逐漸面世發揚,有關素材、技法運用,也隨著人類智慧增長改善而多樣化,一如思巧創作之綿密,深度之繁衍而有機會光華萬丈。水彩在二十世紀之後的新世代,勢必與其他形式之畫藝、品類相抗衡、或相結合。她考慮再三,提出水彩畫特長之優點表現,適度接納工業時代,科學科技的長處,對中華文化與東方藝術、哲理的長期浸潤,成為最佳的修身治藝永恆的不二法門。

面對藝術與人生,馮金葉滿懷熱望,迎向陽光,準備解開絕大多數的難題,對藝術真諦有所創建,而自強不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

                                          2004. 6.

 

 

《相關作品  敬請按此文字進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