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心 老靈魂─天真浪漫的許德麗專訪

 

許德麗、陳俊男撰文

陳俊男採訪編輯


遠遠走來一女子 嘴角掛著一道上揚弧線 就像她畫中廟簷的那道弧線
雖然經歷人生起伏生命無常 她卻相信那是屬於她的線條 一條剛毅亙古有靈氣的線條
慢慢走近這女子 蕾絲的上衣配上蓬長裙 就像她收藏的娃娃般天真浪漫
雖然年過半百兒孫圍繞 她仍相信美是沒時空距離 如同她的水彩創作 描古繪今撼動人心
她就是有一顆少女心和老靈魂的許德麗

我看到一個微笑 114x152cm 2012

 

【緣份的開始】:

要細說從頭需從30幾年前說起,那時我們都是師大美術系的學生,她是73級(民國73年畢業),我小2屆是75級(民國75年畢業)。在大學時大家忙著習作、忙著社團、彼此之間沒有太多互動,只知道有一位圖畫得很好、活潑開朗的德麗學姊。

畢業後我們與大部分師大人一樣,忙著教書、忙著成家育兒、創作一事都束諸高閣,更與學姊毫無聯繫!

【再續前緣】

再次碰面已是大學畢業近30年後,在一次美展的頒獎典禮上,我們聊了生活、教書、藝術創作等等人生閱歷,學姊也鼓勵我參加亞太水彩畫會,帶領我進入水彩創作的世界!

【同年同日】

在亞太幾次的研討會、寫生活動及展覽中才驚覺原來我們有好多共同點:

1. 我們都是古物的瘋狂愛好者:德麗學姊收藏了不少的古董娃娃:從歐洲、日本到台灣早期包含她小時候玩的布偶都細心的保存下來。另外她也收藏許多傳統民俗文物,我也曾瘋狂收藏一些傳統木偶、木雕、刺繡等民間藝品,我們更常興奮交流這些收藏的點點滴滴。

2. 我們都是寺廟的朝聖者:對於台灣傳統廟宇裡的神像、雕刻、彩繪、建築等我們都抱以崇敬的心,而不是以信仰的角度去欣賞,這更能超脫宗教的束縛成為我們創作的題材。

3. 我們都是循循善誘的美術教育者:用了人生近30年歲月,在國中美術班教導對美術有興趣的孩子且樂在其中!

而最驚訝的是為何我們有那麼多共通點,因為生日竟是同月同日,真是巧合!

龍柱系列一 祖師廟 110x79cm 2004

龍柱系列三大眾廟 110x79cm 2005

龍柱系列二龍山寺 110x79cm 2005

慶中元 110x79cm 2009

幻影之龍 72x50cm 2015

劉氏宗祠 78x110cm 2012

   

【畫如其人】

德麗的畫就如她本人一樣、充滿了浪漫寫意,最精典題材就是“龍柱”這系列。不僅成為她的代表作,更為她贏得不少美展獎項。據說從小在屏東長大,大大小小的寺廟成為她兒時的遊樂場,對於廟內各式神像、雕刻、彩繪並不畏懼,反而覺得有趣,這就是一種佛家說的緣分!她把這樣的緣分轉移到日後的藝術創作上。所以她畫寺廟的木雕、石雕、剪黏、交趾陶等,其中最令她著迷的就是龍柱。從2002年開始第一張龍柱創作,德麗採用較寫實的方式描繪,栩栩如生、鉅細靡遺的表現出傳統龍柱繁複的雕刻細節及質感,這時的她踏實、虔誠、恭敬的將最愛的題材努力的表現出來!所以色彩上施以層層疊疊的染繪,在造形上也特別注意虛實的對比、肌理的表現及筆觸的處理。

【生命了悟】

之後德麗繼續幾張龍柱的創作,但一些負面的聲音讓她怯步了,加上2011年生了一場大病,幾個月的治療讓她對人生有另一番了悟!爾後身體康復再度執筆創作,觀念上已擺脫傳統繪畫的束縛,她大膽的嘗試各種紙張、技法,在畫面色彩的處理上也有新的思維,她常把物體在自然視覺下的“固有色”放掉,讓心靈的“感覺色”做主,而這些顏色在明度彩度的變化、上色層次的多少與用色厚薄差異的微妙平衡成為她在創作時最用心的地方。另外德麗運用了水彩的“自動性技法”與寫實重疊交錯,建立新的畫面關係,此自動性色彩不是裝飾畫面,而是訴說著心靈的感覺。而在造型上除了有別於相機、電腦、眼睛的“視覺感受”外更含有畫者對於對象的“心靈樣貌”。為了讓實體與心靈兩者同時存在於畫面,勢必拋開一般的空間關係、重新以美學與歷史觀點去看待傳統造型,並付予或解讀它的現代意義,也就是以“多元觀點”去思索當一個事物從過去存在到現在,除了原始源流外也應富有當代意義,這個交雜的現象是值得我們去探討了解與體味的!

現在的德麗在創作時是愉悅自在的、現實生活是幸福知足的!

狄青對刀 72x50cm 2016

 

德麗的藝想世界:(自我剖析)

【緣起】

童年記憶深植我心

對生長在台灣的人來說,成長過程中除7-11便利商店外,生活空間最熟悉的當屬座落於繁榮街道或阡陌小徑的廟宇神壇。

家鄉屏東市火車站前「慈鳳宮」媽祖廟,是屏東市最大最古老的廟宇之一,不但有前後殿還有左右廂房。廟裡有很多佛像雕刻與彩繪,學生時代經常騎著腳踏車就閒逛到媽祖廟。傳統門神韋馱、伽藍的彩繪鮮麗奪目,主殿媽祖神祗兩旁的紅色順風耳、綠色千里眼以及各個佛像都讓我駐足凝視許久。正門兩側門板上還有漂亮的宮女,成為童年畫紙娃娃的最佳範本。

除此之外,青少年時期風靡的電視歌仔戲與平劇行當生、旦、淨、丑等,亦是藝術心靈的啟蒙老師。還有離住家很近的東山寺,寺內安靜莊嚴花木扶疏,主寺供奉三寶佛,後殿供奉著千手觀音也高雅宜人。

負笈北上的大學時期有空還是喜歡去廟宇探訪。劉文煒老師曾帶領我們前往觀音山凌雲禪寺及三峽祖師廟參觀。畢業後在福營任教,新莊的大眾廟仍然擄獲我心,廟方的七爺白袍高帽、八爺黑衣圓帽,七爺沈穩與八爺活潑造型形成有趣對比,令人印象深刻、心無畏懼,反而以一顆探訪藝術作品的純淨心情去欣賞廟宇豐富的文化。

爾後因工作和家庭生活均在板橋,火車站附近的慈惠宮與萬華龍山寺成為我經常穿梭與沈思場所。宮廟成為解鄉愁與憶童年的美好溫馨之地,讓我更加喜愛台灣廟宇文化並深入瞭解其文化內涵與意義。

【傾心】

我想知道我是誰

對從小就喜歡畫圖的我,畫過很多東西,學人家的味道總學不來,對自己要畫什麼、怎麼畫、還是很迷惘?但我知道自己真的很愛作畫,有一種克服萬難不畏懼的個性、但卻又有點懶散與被動。

我喜歡與庶民貼近的民間藝術,可能因為我也是平凡百姓,每天為五斗米折腰。五彩鮮豔的廟宇是庶民的精神寄託─它從小陪伴我長大。教書後對廟宇藝術重新鑽研發現不管雕刻、 繪畫、 裝飾等都有很多不同的類別與學問!必須更充實這方面知識才能約略了解。我在研究木作、造型諧音、各種立體裝飾、藝師源流之後,重新認識寺廟裡的一切,也看過不少藝術家有關廟宇的作品,這些都讓我真心地問自己:我對寺廟的感動是什麼?在哪裡?我應該要為自己開闢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雖然路上不免荊棘、心緒不免迷惘、但一定要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龍柱系列—起伏與平靜 106x75.5cm

剪粘系列-仙女心 45.5x60.5cm 2016

剪黏虎 60.3x72.3cm 2016

後來發現自己走進廟宇特別愛欣賞龍柱,每根龍柱都讓我體會到藝師在設計與雕刻時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所以我更加確認自己的最愛─就是那令人看很久都看不盡的龍柱了!所以這個整體是圓柱體、不好構圖、又沒有色彩、也不親近人的龍柱,就只因為經過層層心靈與研究的過濾後,變成了我最喜愛的繪畫題材。

我是誰?一個有點固執的人吧!

【暫放】

我忘了我是誰

從2002年開始動手畫龍柱,第一張畫了三年,過程中充滿了技巧與敷色的困擾以及製作無順序下才慢慢勉強完成!

第二張就清楚的知道該怎麼構圖、怎麼上色、可是卻不知怎麼收尾,用了半年才把它畫完。

第三張整個作畫的步驟順序已經更加明確!而且更懂得收放,我就用基本技法完成了這一張。

後來我把作品送去參加比賽!在我大學時,心目中偉大的比賽是四年一次的“全國美展”及每年都舉辦的“全省美展”。所以就把第二張送國展,得到“入選”第三張送省展,竟然讓我抱回第二名佳績!

之後又畫了一張鳳柱與一張龍柱,便停頓了這個題材。原因現在說出來覺得很不好意思!是自己意志不堅。一直到我參加2014“新藝術博覽會”才體會這是自己的特色,便又重新拾回龍柱這個題材!才了解不應該受別人的影響而把它放下了好幾年。

繞了一大圈,回到的是原點啊!

【重拾】

過盡千帆皆不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我再拾起龍柱這個題材,有關技巧的試驗已經走了一大圈,觀念也有自己的定見。繪畫一定要有它的獨特性,不然照相、錄影就好了!有人曾說繪畫已死!但還是有很多人持續在創作!可見繪畫能傳達相機錄影都不能表達的東西,所以不管專業或業餘都有很多人繼續在繪畫中找到快樂與情感的抒發!

黃才松老師曾說:繪畫是存在於像與不像之間!莫內他要表達的也不是描繪物之物像而已,而是他見到物像後在物像之間所產生用色感、形感去呈現這個言語不能表達的無形!西方雕塑家賈克梅第所作雕刻與繪畫重在雅緻,是心靈與靈魂的陳述,他的繪畫雕刻雖然有形,但已不是視覺的看而是心靈的感,是用手的觸覺所造之肌理與線條去傳遞出來的感覺!

在2011年時我得到乳癌,歷經七八個月的開刀、化療、放療讓我重新審視與體驗人生況味。所以當我在2014再度拿起畫筆畫龍柱,已經拋棄了基本技法、視覺比例、空間環境、隨類敷彩、走入滿足自己內在世界的主軸上了!

【專注】

人生如此自可樂---在人生裡畫一個我

目前繪畫對我是一件具有冒險挑戰又有點愉快的生活事!一張畫的開始是感動,然後慢慢去理解與捕捉自己的感動!而現在創作一張畫會把心緒與物相、並存與交錯同時呈現在畫面上,不用去在乎別人如何看我的畫。“弄懂自己就弄懂全世界”! 我想我不能再失去自我了,我要擁有全然的自己!

【後記】

德麗的美學筆記:

“美” 帶有主觀與客觀兩部分。做為一個藝術創作者,美要深思、美也要漫步。雖然美有客觀性,但以長期浸潤美術世界的自己來說,必須越過客觀的部分,以主觀的美學意見為追求目標。

首先對於美的樣貌,應該與自己的個性是一致的。當自己對事物產生美感到衍生激情時,那麼美的輪廓應該就呈現出來了!繪畫與藝術上的美有時與一般人的認同背道而馳。比方住所、用具常人是要完好的、無損傷的,可是在藝術的表現:破敗的牆壁、歲月的痕跡卻會有更多迷人的造形與變化、色彩也更加豐富,反而有較多美的元素呈現。

藝術的表現,一般人覺得美的事物所能激起的美感反而不如一個意料之外的事物來的大!比如西班牙畫家安東尼奧.羅培茲,他家中浴室普通陳舊的磁磚與洗臉台,反而給人意料之外並品味無窮的美感啟示!而這種美往往富有哲學的思維在裡面。

所以我想追尋與呈現的是經過成長、累積、反省、沉澱種種思維經驗後對美的認識。實驗與探索是破壞自己概念化與慣性的好方式,勇於嘗試往往是最好的途徑,我得誠實的說:對於美,現在仍有點兒陌生、不確定,因為我一直把思維意見放在前面。所以關於我的美學,會偏向於思維與觀點的呈現而較少技巧材質的完美呈現。

當我多年漫遊於古典文物,沉浸於美術書籍,加上現實生活的體驗,慢慢體會到不完整、破舊但是經過歲月磨熬的事物,會在心中激起好奇與想像。也會試著去了解古人的智慧或心情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的契合進而重新激盪出美的激情、產生創作的動力!

簡單與轉換是我喜愛的美學觀點,因此我的畫面常常只有一個元素:單純。 我愛沒有束縛的輕鬆、沒有太多交錯關係的悠然、這種心性顯現在我的畫面,形成我的形體美學觀點。

而對色彩,古人的隨類敷彩並不適合我,因為我是從物相到視覺,由視覺入心靈,再由心靈對這個過程做運作。我的色彩美學並不是直觀而是唯心的、默默地聽從心底的聲音………

心念 110x79cm 2009

許德麗與撰文者陳俊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