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一曲  76×28cm   2006

 

臺灣水彩經典採訪文稿談創作理論

(2009年臺灣水彩經典特展採訪文稿)

一、請敘述您在水彩畫之學畫經過

(包含青少年時期、中年時期、盛年時期、師承關係等…)

學生時代藝術的萌芽

   家父務農,耕作收入不多,一直到我國小畢業,水彩盒的模樣不曾見過。上了國中,很幸運遇見知名水彩畫家陳甲上老師,他帶領我們這群卑南國中學生,上山下海到處寫生,教會我們以大自然為師。進入師專又很幸運的遇見同樣熱愛水彩的知名畫家曾興平教授,老師熱情爽朗無私,開放他家所有中外書籍,還利用晚間自習的時間免費指導我們。

師大奠定期

    師專畢業後,決定北上任職,那時短期受教於吳長鵬老師和在國軍文藝中心教水彩的鄧國清老師。後來談戀愛停了一段時間沒動筆,跑去學雕塑,直到結了婚經由就讀師大的先生介紹,認識劉文煒老師,並向他學藝,劉老師除了啟發我美感理論外,更常提醒我,不要一味耍弄技巧而忽略作品格調的提昇。考取師大美術系後我仍不斷的向劉老師請益。在師大夜間部求學期間,最喜歡的課程仍然是水彩,所以最珍惜李焜培老師上的水彩課,李老師的一生全奉獻給水彩,不論出書、講課、編寫雜誌等,那種熱忱令人佩服。

加入中華水彩畫會

    畫會的成員都是當代老中青專業水彩畫家,增加許多可以向他們學習請教的機會,同時還繼續受到鄧國清老師、劉文煒老師、李焜培老師等的提攜與指導,真是感謝。

二、您如何建立自己的風格?

    風格的形成來自畫家時代背景、社會現況及生活的體驗、個人思想觀念的累積。我們想抄襲像米勒那樣的田園風光不難,難在表現出人對上天的感念、對土地的真情、對同胞的關懷,以及詮釋高貴又質樸的情操。因此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人事物、最常觸動心靈的,往往便成了創作的經驗,藉由題材的形象喚醒了畫家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回憶或是成長過程中曾有過的感動。因此風格的建立是自然產生的。

    家鄉台東卑南大橋的小村落是我出生的地方,父親的農田就在卑南溪畔附近,我的童年是拌著泥巴稻草堆度過,卑南溪出海口成了我探險的地帶。丘壑、田野、河川、沙岸、海邊、岩石成了我生命的一部份,娘家父母及兄弟妹的溫情是支持我創作的原動力。

    畫家鄉的一草一木,一來感念親恩,二來撫慰我思鄉的情懷,三來為美麗的花東淨土請命。我期望能表達出東部人特有的堅韌耐勞為生計俗命奮鬥的精神,也期望在紮實穩健的筆觸中找到自然靜穆的氣息,在層層疊疊中洗染出對土地的深情。

三、您對於水彩這項媒材及相關技法之個人見解。

媒材

    那麼多的創作媒材中,只有水彩具備攜帶輕便、取得容易、平民價格卻又能展現多樣的面貌。水彩可以輕快淡雅也可以厚重穩健;可以奔放寫意也可以細膩寫實;可以活潑灑脫也可以深沉內斂。它是每個學子求學過程中共有的創作經驗,更何況和中國水墨畫有共通之處,例如:同樣用水調色、用紙留白,連筆觸的快慢皴擦敷染都雷同。

技法

    任何一種藝術的形式表現都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要去思考什麼題材內涵是值得去畫的。但如果沒有好的技巧就難以搭起和觀賞者之間心靈的橋樑。水彩技法上百種很好玩,但也最容易叫人迷失在這千變萬化的趣味效果中。創作時我通常會先決定好要表達的感覺是什麼再來考慮用什麼技法,若找到一種符合自己感覺的,我會記錄下來下一次繼續試直到熟練,例如:在厚塗的顏料中趁半濕狀態,用刀片刮出明暗立體感來。

四、您的藝術觀與藝術思想

以真誠樸實的心去畫

    對於繪畫我只畫我熟悉的、感動的、深刻的東西,大自然是藝術的導師,只要有心有情它總是在那兒與你呼應。創作者不只是在描繪自然而是深入自然,把自己擺入畫面中,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為什麼柯洛所繪的風景並不比楓丹白露森林更真實,但卻為世人所傾倒喝采,我猜想柯洛畫的不只是自然的美景而已,最重要的是他畫出了對自然的深情,是那份寧靜優美又浪漫深沉的詩意深深地吸引了我們。同樣的,人物畫之所以感動我們,往往是那高貴的人性或是生活經驗所引發的共鳴。

畫中有畫.意在言外 

    畫家的作品如果不能讓人記得人間的溫情、土地的芬芳、歷史歲月的痕跡、鳥兒的歡唱、和四季的容顏以及增進人類生活品質的美感經驗,那有什麼崇高的價值可言呢?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像一個空杯子一樣,謙虛的向自然討教,學習沙灘的柔軟;學習岩石的堅毅;學習像河流一樣滋潤別人的心靈。

五、您對於臺灣水彩畫壇的發展,是否曾有期許或待加強的地方?

在繪畫創作的環境中,若有一群同樣熱愛水彩的同好能共組畫會,那是多麼令人雀躍的一件好事。目前我參加的中華亞太水彩協會就是符合我期待的團體,不但結合政府與民間企業界,辦寫生活動、辦作品研討會、辦展覽及專刊並定期出版雜誌、邀請知名畫家現場揮毫、辦學術講座,畫友之間互相切磋心得分享,激起一份推動水彩藝術風氣的使命感。過去有些繪畫團體沒有立案帳目不清,或是藉特殊關係入會,造成良莠不齊的現象,或因人數過多,會友互動少,難有向心力,或是工作分配不均等等問題產生,實在遺憾。但願大家都能為自己的畫會盡一份心力,提昇畫會運作的功能,一起快樂的走在水彩創作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