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的感動─李國欽的陶瓷雕塑藝術
「 天地有大美」是對「美」超然的體悟─無法言喻質樸的自然之美最為美好。陶瓷雕塑藝術家李國欽清新脫俗的作品,正是以藝術家細膩技法將自然之美凝聚幻化為永恆。你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隻栩栩如生的陶瓷雕塑甲蟲、一片蓮花辦,你看到的是生命凝固的一瞬、你看到的是自然的淳美。 出生於台灣南部的小鎮的李國欽,自幼生活於鄉野間,觀察動植物成了終生的嗜好。1987年他開始學習陶藝,曾先後向陶瓷大師范振金、吳毓棠學習,早期創作多為浮雕式的花卉與魚類,2003年開始以台灣特有生物為題材從事立體瓷塑創作。他的瓷塑作品取材廣泛,舉凡昆蟲、花鳥、器物、無一不擅,無一不精,即使是小件瓷塑作品,也多能見微知著師法自然。他的作品經過一千二百八十度的高溫焠煉,每一件均具細膩的質地,柔亮動人的釉色,無論是天上的飛鳥、水中的游魚,在他的巧手下總是栩栩如生,彷彿時間停格,美好瞬間永恆。 有別於傳統陶瓷藝術的概念,李國欽的作品集合了雕塑、釉燒色彩、結構美感,不但在藝術層次呈現了高超的塑形技巧、窯燒技術方面亦精準的掌握了釉藥調和、窯溫控制的技術。他尤其對於作品中動、植物的型態、動感造型多所鑽研,不拘泥前人的規範技法,以敏銳的觀察力、契而不捨的研究精神再現自然。他的作品雖然逼真但非全然模擬,而是加入了藝術家特有的巧思,誇張與嚴謹並存,將陶瓷創作從應用工藝提升到純藝術的層次。李國欽也不斷嘗試新的材料及技法,突破陶瓷雕塑的極限,精巧的作品線條細膩柔和,往往讓初見的觀眾不敢置信,竟然是和日常生活中碗、盤同樣質地,堅硬的陶瓷作品。2005年李國欽獲邀為台北縣古蹟先嗇宮製作8.6公尺長、2.4公尺寬的巨型彩陶九龍壁,作品參照古今龍的造型藝術,融入藝術家的巧思,被譽為堪媲美故宮博物院九龍壁的傑作,成為藝術家陶瓷雕塑藝術創作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近年來,李國欽創作許多以罕見物種如山椒魚、穿山甲、臺灣藍鵲等台灣生態為題材的原創立體的瓷塑作品,他希望以藝術燃起國人對環境保育的重視。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對環境真心的關懷,為求作品生態上的科學性,每一件作品,他都必深入自然親身觀察,研究大量資料,作品的比例、呈色、形體的刻畫、動態的掌握、姿態的表現、環境的重置,均一絲不苟。 李國欽曾多次獲得國家工藝獎、以及文建會陶藝美質獎等工藝家、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國內重要獎項的肯定。前總統李豋輝先生也收藏了李國欽一件「櫻花鉤吻鮭」作品,眾所週知李前總統是一位資深的藝術鑑賞家與收藏家,他收藏的藝術品多是在台灣藝術史中舉足輕重的前輩藝術家的作品,當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獲得他的親睞與收藏是很難得的殊榮。他的作品「琵鷺之舞」曾獲外交部選為餽贈外賓的國禮,多件作品獲總統府、國家公園的典藏。對於李國欽來說這些榮譽並不會讓他滿足,反而讓他以更謹慎的態度投入陶瓷雕塑藝術創作,期待用藝術呈現繽紛的大千世界。
出生年 1968
學習經歷 1987開始學習陶藝,專研瓷花藝術 1994學習陶瓷釉藥于范振金老師 1995-1997隨吳毓棠教授,研習釉藥 1998創立「花言瓷語藝術工坊」 1999-2009期間受邀任教於「鶯歌高職陶工科」
作品參展 2013 綠野郵蹤--陳一銘․李國欽生態藝術展 郵政博物館 2011 台北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群青】海中生物三人聯展 2011 福華沙龍【懷念家園】生態藝術特展 2009 全球暖化 藝術之眼-墾丁鳥類藝術特展 自然香頌─臺灣生態藝術特展 2008 受邀 陶瓷博物館 [新鱻—年年有魚]聯展 中正紀念堂 [雪霸百景藝術展]聯展 作品 [永續國寶-櫻花鉤吻鮭]榮獲 李登輝前總統登輝先生典藏 2007 國父紀念館 [藝術中的生態密碼] 聯展 2006 市府官邸藝文沙龍 [瓷化生命] 瓷藝個展 2005 受外交部委託設計製作「台北賓館」紀念瓷版 受邀 [金雞報曉迎吉祥] 美國巡迴展於羅德島州普羅維敦斯市市政廳 薩斯州堪薩斯大學美術館、佛羅里達州珊瑚泉美術館 受邀 創作「台北縣縣定古蹟先嗇宮」 正殿壁面大型陶藝作品 2004 受邀 陶瓷博物館 [古典之外 , 遇見新鶯歌] 藝術陶瓷創意新品邀請展 1997 新莊市立文化藝術中心 花言瓷語個展
獲獎 2003 榮獲 首屆陶瓷風華2003陶瓷年度評鑑 [ 陶最美質獎 ] 2002 作品《飛騰國寶─櫻花鉤吻鮭》獲選為陳水扁總統致贈宏都拉斯總統馬度洛來台訪問之國禮 2001 榮獲 第二屆南投陶藝獎 佳作獎 2000 入選第一屆國家工藝獎 1995 入選南瀛美展 台南市美展 1992 作品《不再曇花一現》榮獲「台灣省手工藝評選獎」佳作獎 1991 作品《瓷梅花》榮獲「台灣手工藝評選獎」優良獎 1990 作品《蝴蝶蘭》榮獲「台灣手工藝評選獎」優良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