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睡的天才 甦醒的靈魂 文/謝明錩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第一次看童武義的畫,是在三年前我參與新竹美展評審的時候。那幅描寫上海街景的《PM 3:50》以驚人的氣勢脫穎而出,壓倒性的獲得第一名。「這是大人和小孩的比賽嘛」一位評審脫口而出說了這句話,大家會心的點頭微笑,環顧四周,所有參賽作品瞬間失了顏色。 童武義何許人也?為什麼我「闖蕩」藝壇三十年未曾聽見這個名字?一個人有這等功夫,只要水袖輕搖即見風吹草動,怎會留不下一絲痕跡呢? 這一年來,童武義似乎動起來了,由於參加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的寫生活動,我和他有了更多的接觸。他很安靜,甚至連聊天寒暄的事都免了,偶而一根煙,也好似在燃著他的思緒。 創作是極端內斂的事,沒有人可以天天打鬧喧嘩,而依然畫出具有「深度」的作品。我看童武義的畫會感動,因為我從他的畫裡看到了真誠,看到了努力與熱情,看到了對平凡事物的熱愛與歌誦。 童武義出身竹北農家,雖然讀過高中美工科,但卻由於年少輕狂,虛擲了青春,以致錯失就讀大學美術系的機會。退伍後童武義以美術設計為業,也開過咖啡店,表面上似乎忘了年輕時曾有過的夢,但事實上創作的渴望一直在心底蟄伏蠢蠢欲動。 新竹美展的「竹塹獎」是一場超大雷雨,打醒了沈睡的天才,童武義掀被而起,以涵養二十年的精神一連打了幾套拳,而沒想到這一招半式,卻讓盤據各方山頭的「專家」看傻了眼。 如今童武義的名字在水彩畫壇裡已成了一塊不大不小的招牌,不少人談到他總會肅然起敬,短短三年,比足了許多畫家的一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畫又有何過人之處? 一、融合各家所長;從童武義2000年的作品裡,我們看到他多方吸收營養的努力,透明水彩裡難得的飽滿乾淨他抓到了(如作品;重情),以單薄水彩表現質感的能力他也做到了(如作品:歲月圖騰),不過,這時期的畫流於局部描寫,邊界十分銳利,是一種拼接式的水彩。 二、滑溜的色層,跳躍的筆觸:2004年童武義的畫由一個生澀而恭敬的學習者,直接跳到了灑脫隨性的表現。他融合各家所長,卻革除其缺點的努力有了驚人的斬獲,生硬的輪廓完全不見了,渲染、縫合、重疊技法巧妙的交錯在一起,還加上了大膽而準確的乾擦筆觸,也玩弄了某些偶然趣味,很明顯的,他把佛林特(Russell Flint 英國畫家)以及沙金(John Singer Sargent美國畫家)的特色全都吸收了,這時期他的作品已完全成熟,在描寫火車站的系列作品中如《午後》《貨運站》等,陽光以及空氣中的浮塵表現十分動人,鐵架式的月台,車廂上的點線筆觸,俐落而大膽,一管枯筆掃遍全畫,卻和簡單明快的遠景相互襯映。而人物表現也令人驚豔,鮮明的色層滑過紙面,到處是薄而多彩的筆觸甚而誇張的流淌,簡直把查爾斯雷德(Charles Reid 美國畫家)都請至畫中了。 三、浮出與沈入:2005年,童武義的作品有了不同的表現,雷德式的滑溜色層,滲進了畫紙的纖維之中,重重的染色把他的作品由跳躍拉進了深沈裡。炫技的成分少了,思考性的內涵增多了,自我個性浮現,於是成就了他兩幅登峰造極之作(PM3:50與微妙的關係),這時期的作品強調虛實與重量,也有圖案式的構圖(如延展、PM3:50、待發與微妙的關係),可以說,他又把油畫的特質融合進去了。《延展》是一幅很精彩的作品,絲絲入扣的把每一個塊面緊密結合,蒼茫中的光,來自每一個參差交錯的屋頂,空間做的很微妙,由前景的暖色到遠景的冷;由飽滿多彩、富含質感到背景的灰濛、剪影式色塊,讓人看了讚嘆不已。 四、印象派的光:2007年起童武義投入大自然,畫一些開闊的自然山景,與眾不同的是,他不滿足於一般畫家處理遠山時那種一揮而就的簡單,延續著前幾年作品對蒼茫光照的喜愛,他把印象派的手法加進了畫中。《遠眺竹東》、《福山》、《武陵意象》這些作品,明顯的看到了他處理光與遠山的幽微層次,這樣的作法在台灣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五、不滿足的靈魂,無止境的追求:2008年以後童武義又起了騷動,他想突破既有風貌再創新境。《城隍廟》作品把油畫的厚抹色彩帶進水彩之中(顯然有些格格不入),《故鄉夕照》十足像幅油畫(效果也不怎麼好),《雨》企圖把油畫的厚與水墨的淡雅融在一起,《淡水風光》則成功的呈現水墨畫那種類似皴法與灰調層次的趣味。 細細的探究童武義的畫,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能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把畫由生澀精進到生動的頂峰,由拼接圖像到全觀呈現,由局部描寫到整體關係,依我看來,有如下幾個原因:一、他有才氣 二、他內斂、含蓄、謙虛,願意放空自己全方位學習 三、他真誠,不具功利思想,為畫而畫,樂在其中。 我很欣賞童武義在創作自述中的幾句話:「在平常的勞動者身上尋找題材,在平凡生活當中尋找神聖,在角落尋找永恆」,「我從不把藝術當成沉重的十字架,而是當成一輩子的興趣和生活的必需」,「藝術境界的探求一直是我衷心嚮往的冒險」。所以童武義是不會停滯的,他的成功來自他的心態,他不太說話,因為他的嘴已被腦子佔滿,他全生命的投入藝術,從不計較得失,可以預期的,他將汲取創作生活中最甜美的汁液。
|